Copyright © 2018 深圳市雨博士雨水利用设备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52780号
深圳市雨博士雨水利用设备有限公司
总部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嘉隆达科技园
电话:0755-33561729 27088212
传真:0755-33230209
手机:188-2345-3714 (叶工)
关注公众号
-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 2023-06-01
- 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 2023-05-24
- 2023 “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” 启动,加大再生水和海绵城市建设 2023-05-17
- 海绵城市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工程施工工序及工艺 2023-05-09
- 雨博士广州南沙国际金融论坛(IFF)永久会址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2023-05-06
- 进一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以海绵城市理念规划城市 2023-04-26
- 最高11亿丨各地海绵城市补贴政策 2023-04-24
- 雨水收集的意义 2023-04-24
- 第四批海绵城市建设名单 2023-04-21
- 速看!汇总2023年各地区海绵城市政策目标,快来看看有你城市吗? 2023-04-20
- 第三批海绵城市建设名单 2023-04-12
- 热烈欢迎余国芳县长一行莅临中雨集团考察指导 2023-03-18
- 雨博士登榜第二十一届“深圳企业创新纪录”并荣获“绿色环保示范企业”称号 2023-03-15
- 热烈欢迎柬埔寨中国港澳侨商总会莅临雨博士指导 2023-03-09
- 雨博士工程丨河南安阳曹操高陵海绵城市雨水系统项目 2023-01-04
-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党建强、发展强! 2022-12-05
- 雨博士项目建设不停 工程赶工干劲足 2022-12-03
- 雨博士丨巩固脱贫成果,助力乡村振兴 2022-11-28
- 热烈庆祝雨博士参编《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》正式实施 2022-11-18
- 雨博士与你在 “益” 起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社会责任践行 2022-10-29
“雨博士”武汉墨水湖海绵城市改造建设建设雨水收集蓄水模块项目
项目简介
墨水湖,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归元寺以西,汉阳大道以南,由龙阳湖、太子湖等十几座大小湖泊汇集而成。古时曾是汉阳十景之一,即“平塘古渡”。属汉阳东湖水系中的浅水湖泊。
经过2年多的改造和建设,青山、汉阳四新两个海绵城市试点片区共计288项工程完工,初步实现海绵城市的“唿吸吐纳”功能。在此基础上,今年将向全市7个中心城区和东湖高新区、武汉经开区拓展,重点针对存在“水问题”的小区,并与“四水共治”紧密结合。
2015年4月,武汉入选国内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。当年启动青山、汉阳四新2个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。武汉市城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,截至去年底,试点区内计划的288个项目已基本完工,涉及城市水系、管渠、小区、公建、市政道路、公园绿地等,建设面积38。5平方公里。
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,武汉“海绵城市”建设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据统计,武汉市已实施青山、汉阳四新示范区海绵化改造项目共计234项,其中已完工38项,完工面积12。62平方公里;在建设项目数196项,规模24。78平方公里;共计完成投资额50。26亿元,占项目总投资的37。62%。并积极推进示范区以外区域海绵城市建设,并积极推进示范区以外区域海绵城市建设,东湖绿道、潘庙新家园等海绵建设项目已完工。海绵城市建设释放出的巨大福祉,正在不断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。
项目中,老旧社区、公共建筑和市政道路的海绵化改造,占一半以上。深圳市雨博士雨水利用设备有限公司,对老旧社区的改造是大头,包括对社区内现有绿地进行改造,改成下沉式绿地,较路面低几十厘米,起到渗水蓄水作用;建设雨水花园,改造生态停车位,盲道、步行道换成透水砖;建设蓄水模块,进行雨水收集;有条件的社区还要进行屋顶绿化。“老旧社区改造后,不仅更能‘吸水’,环境也将提档升级。”
“雨博士公司”为武汉墨水(南岸)海绵城市改造项目建设雨水收集蓄水模块水池
雨博士品牌是一家同国外合作以产品生产为主体的生产型企业,多年的经验积累,企业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,专注、专业。目前公司已形成含研发、生产、设计、销售、施工为一体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格局。
公司以雨博士雨水收集系统、排放系统、渗透系统和渗排一体化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为基础,在雨水综合利用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,并全面实现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,相关技术已申报专利30余项。引进国外先进的雨水理念和技术,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业务创新。
首先来个简单的科普,什么是海绵城市呢?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,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"弹性",下雨时吸水、蓄水、渗水、净水,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。
作为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,武汉市在发展过程中享受到了水带来的便利,也承担着水带来的各种隐患。
海绵城市建设要达到的目标是:“小雨不滞水,大雨不内涝,水体不黑臭,热岛有缓解。”而其中最核心的指标是,青山区的径流量控制在70%,汉阳四新片区控制在80%,即分别就地消纳、利用七成和八成的降雨,实现少外排、不外排。预计到2020年,全市20%的城区面积都将“海绵化”,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80%。
武汉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,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、渗透和净化,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。
海绵城市就在你身边。“为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点赞,为武汉海绵工程点赞!”